一、70年代(1970-1979)

80年代的穿着打扮特征(70年代的穿着打扮)

1. 主色调与风格

  • 延续了60年代末的“绿蓝黑灰”基调,绿色军装仍是主流。服装风格以实用主义为主,强调耐磨耐脏,如工装、中山装。
  • 后期出现少量变化,如“的确凉”(涤纶)面料的衬衫,轻薄挺括,成为新风尚。
  • 2. 代表饰

  • 军装与工装:绿军装、解放装、中山装是男性日常穿着,女性则流行列宁装和工装背带裤。
  • 连衣裙与衬衫:受苏联影响,布拉吉连衣裙(苏联式连衣裙)流行于女学生群体,但后期因政治运动逐渐消失。
  • 儿童服饰:老式刺绣衬衫、蓝色人民服上衣,材质多为棉布或卡其布,强调朴素。
  • 3. 特殊元素

  • 发型:女性流行“五号头”(短发齐耳),体现简朴。
  • 配饰:塑料凉鞋、层压皮带、手绢等实用物品为主。
  • 二、80年代(1980-1989)

    1. 色彩与风格革新

    80年代的穿着打扮特征(70年代的穿着打扮)

  • 突破单一色调:花衬衫、格子衫、彩色连衣裙涌现,红裙子、黄裙子等成为女性时尚标志。
  • 国际接轨:改革开放后,西方潮流(如喇叭裤、牛仔裤)与中国传统元素融合,呈现多样化。
  • 2. 代表饰

  • 流行单品
  • 喇叭裤:受美国影视影响,裤管宽大,搭配花衬衫或海魂衫,成为青年叛逆符号。
  • 蝙蝠衫:宽大袖子设计,与霹雳舞文化结合,象征自由与活力。
  • 运动服:蓝色白条纹运动衫、回力鞋风靡,逐渐演变为校服原型。
  • 西装与连衣裙:男性开始穿西装,女性流行收腰连衣裙、碎花裙,搭配假领子(无袖衬衫领)提升层次感。
  • 3. 面料与工艺

  • 的确良:继续流行,用于制作衬衫、连衣裙,色彩鲜艳且免熨烫。
  • 牛仔布:牛仔裤成为青年标配,搭配格子衬衫或皮夹克。
  • 4. 发型与配饰

  • 发型:女性卷发、电烫发型流行,男性尝试长发。
  • 配饰:太阳镜、金属饰品、塑料凉鞋(带补丁)仍常见,但逐渐被运动鞋取代。
  • 对比总结

  • 70年代:集体主义主导,服饰以实用、朴素为主,色彩单一,强调政治符号(如军装)。
  • 80年代:个体意识觉醒,服饰多样化、个性化,受国际潮流影响,色彩与款式大胆突破,体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活力。
  • 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经济与审美的变迁,也印证了“时尚是时代的一面镜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