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科目顺序推荐

  • 核心基础优先会计是CPA考试的核心科目,与其他科目(如审计、税法、财管)均有较强关联性,建议零基础考生优先学习。
  • 关联科目组合
  • 会计+税法:税法中的增值税、所得税等内容与会计的账务处理逻辑紧密关联,适合同步学习。
  • 会计+审计:审计需要以会计知识为基础,但两科难度较高,建议有一定基础后再搭配。
  • 财管+战略:财管中的成本管理与战略分析有部分重合内容,适合搭配备考。
  • 难度平衡:避免同时报考过多高难度科目(如会计+审计+财管),建议“难易结合”,例如会计(难)+税法(中)+经济法(易)。
  • 2. 常见搭配方案

  • 一年两科(适合在职或时间有限者):
  • 方案一:会计+税法/经济法(基础组合)。
  • 方案二:财管+战略(理科生优选)。
  • 一年三科(适合时间充裕或基础较好者):
  • 方案一:会计+税法+经济法(文科生适用)。
  • 方案二:会计+审计+税法(关联度高,但需较强学习能力)。
  • 方案三:财管+战略+经济法/税法(适合理科生)。
  • 跨考中级会计师:可搭配会计+经济法+财管,与中级考试科目重合度高。
  • 二、CPA考试科目及完成时间要求

    1. 考试科目与阶段划分

  • 专业阶段(需5年内通过6科):
  • 科目:会计、审计、财管、税法、经济法、战略。
  • 成绩有效期:单科成绩在连续5年内有效,逾期需重考。
  • 综合阶段(无时间限制):
  • 科目:职业能力综合测试(试卷一、二),需专业阶段通过后报考。
  • 2. 完成时间规划

  • 一般建议
  • 专业阶段:2-4年完成,每年报考2-3科。例如:
  • 第1年:会计+税法+经济法。
  • 第2年:审计+财管+战略。
  • 综合阶段:通过专业阶段后1年内完成,通过率较高。
  • 极端情况
  • 最快2年:专业阶段每年3科(需高强度学习)。
  • 最慢5年:需注意避免已过科目成绩失效。
  • 三、备考策略与注意事项

    1. 时间分配

  • 高难度科目(会计、审计、财管)需800小时/科,其他科目约300-500小时。
  • 建议每天学习3-4小时,周末增加至6-8小时。
  • 2. 复习方法

  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:定期复习巩固记忆,尤其针对会计、审计等知识点繁杂的科目。
  • 真题训练:近5年真题至少做3遍,熟悉机考模式。
  • 3. 工具与资料

  • 推荐使用《考前几页纸》《易错易混辨析》等浓缩资料冲刺。
  • 结合网课(如品职、高顿等)系统学习,搭配框架图梳理知识体系。
  • 科目顺序:优先攻克会计,搭配关联科目(如税法、经济法),逐步扩展至审计、财管等。
  • 时间规划:专业阶段建议2-4年完成,综合阶段1年内冲刺,总耗时约3-5年。
  • 关键提醒:注意科目搭配的关联性和难度平衡,避免因时间管理不当导致成绩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