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注会考试中相对简单的两门科目
1. 经济法
特点:内容偏向记忆性,主要涉及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,不涉及复杂计算。与其他科目关联性较低,适合单独备考。
通过率:历年通过率较高,型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,重点章节明确(如合同法、公司法等)。
2.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(战略)
特点:内容较少且宏观,侧重于企业战略分析、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。型包括综合题和案例分析,需灵活应用理论。
通过率:因章节少、逻辑清晰,合格率相对较高,但需注意近年考试对实际案例的考查比例上升。
其他推荐组合:
税法+经济法:适合零基础或同时备考税务师的考生,两科均偏记忆,备考时长较短。
会计+税法:关联性高,适合未来从事财会行业的考生,但需投入更多时间。
二、注会学习顺序建议
1. 优先学习基础科目:会计
重要性:会计是CPA考试的核心科目,与审计、税法、财管等科目内容紧密关联。例如,审计的实务操作需要会计知识支撑,税法的所得税处理也基于会计基础。
学习策略:建议先掌握会计基础理论(如长期股权投资、合并财务报表等),再逐步学习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。
2. 关联性科目搭配学习
会计+审计:两科内容互补,会计为审计提供实务基础,审计则深化对会计规范的理解。
会计+税法:税法的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等内容与会计处理直接相关,适合同步学习。
3. 后续科目学习顺序
第二阶段:财务成本管理(财管)+税法
财管需会计基础支撑,税法则与会计实务结合紧密。
第三阶段:战略+经济法
两科偏记忆,适合后期冲刺,战略可结合财管的企业价值评估内容学习。
三、备考注意事项

1. 时间分配:
会计(400小时)、审计(350小时)、财管(300小时)需更多时间;经济法(220小时)、战略(200小时)可适当压缩。
2. 学习技巧:
会计和审计:注重理解原理,通过案例强化应用能力。
税法和经济法:归纳总结法条,结合真题训练答题逻辑。
3. 资料选择:
以中注协教材为核心,辅以历年真题和网课资源,重点掌握新变动内容(如2024年新增数据资源会计处理)。
四、总结
最简单的两门:经济法、战略与风险管理。
最佳学习顺序:会计→审计/税法→财管→战略→经济法,根据个人基础选择关联科目搭配。
备考资源:建议利用免费课程和思维导图工具(参考网页1、12中的链接),提升效率。
合理规划科目搭配和学习顺序,结合自身时间与基础,可显著提高通过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