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(CPA)考试的相关规定及政策解读,以下是关于“注会六门过了一定要考综合吗”的详细分析:
一、综合阶段考试是否必须参加?
1. 官方规定要求
根据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》,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6门科目后,必须通过综合阶段考试才能获得全科合格证书,并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(执业或非执业会员)。未通过综合阶段的考生仅能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书,无法取得完整资格。
2. 证书效力差异
专业阶段合格证书:仅证明通过专业阶段考试,不能用于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。
全科合格证书:通过综合阶段后颁发,是申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(执业或非执业)的必要条件。执业会员需在事务所工作2年后获得签字权,非执业会员可参与行业交流与培训。
3. 特殊情况说明

若考生所在单位(如国企、非事务所企业)不要求CPA全科证书,且个人无签字权需求,综合阶段考试并非强制。但官方建议尽量考取,以避免未来政策变动或职业需求变化。
二、综合阶段考试特点
1. 考试内容与形式
科目为《职业能力综合测试(试卷一、试卷二)》,涵盖专业阶段六科知识,侧重实务分析与综合运用。
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,无客观题,注重宏观视角和跨科目整合能力。
2. 通过率与难度
综合阶段通过率较高(如2018年达83.74%),因考试范围较集中,且轻计算、重分析。专业阶段知识掌握较好的考生备考相对轻松。
三、备考建议
1. 时间规划
建议在通过专业阶段后尽快报考,避免知识遗忘。综合阶段无时间限制,但拖延会增加复习难度。
2. 复习策略
重点复习高频考点(如会计的长投合并、审计的循环程序、税法的企业所得税等)。
结合案例训练,提升跨科目整合与实务分析能力。
必须考的情形:若需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(执业或非执业)、申请会员或满足单位要求,必须通过综合阶段。
可不考的情形:若仅需专业阶段证书证明能力,且无职业发展需求,可选择暂缓。但长期来看,考取全科证书更具职业竞争力。
建议考生结合职业规划,优先完成综合阶段考试,以保障未来发展的灵活性。如需进一步了解考试大纲或政策变动,可参考财政部或中注协官方通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