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雅称
1. 衣冠
汉服最早的统称之一,取自“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”的典故,强调服饰与礼仪的关联。古代文献如《汉书》《辽史》等均以“衣冠”代指汉服体系,象征华夏文明的礼仪制度。
2. 汉装/汉衣冠
以“汉”字强调民族属性,如《马王堆三号墓遣册》记载“汉服”即汉朝服饰制度,后演变为汉族传统服饰的代称。《蛮书》中“汉服”则指汉人服饰。
3. 华服
取“华夏”之“华”,突出服饰的华美与文化象征意义。现代语境下,“华服”常与汉服并提,成为民族服饰的泛称。
二、形制相关雅称
1. 深衣
源自周代,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,象征“被体深邃”的礼仪精神,是汉服体系中最重要的礼服之一。《礼记·深衣》详细记载其制作规范,历代沿用。
2. 鹤氅
原指仙鹤羽毛制成的披风,后演变为大袖直领罩衫,常用于文人雅士或道家服饰,体现飘逸洒脱的气质。
3. 襕衫
唐代至明代流行的士人服饰,膝部有横襕装饰,体现对古制的尊崇,宋明时期成为学子与官员的常服。
三、功能与场合雅称
1. 祭服/冕服
专指祭祀场合的礼服,如“六冕”(大裘冕、衮冕等),以十二章纹象征天地万物,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。
2. 中衣(里衣)
汉服的内层服饰,如“中单”“中裙”,需与外衣搭配,体现“衣冠整洁”的礼仪要求,材质以纯棉、缎类为主。
四、诗意化表达
1. 霓裳
虽未直接见于要求,但古诗文中常以“霓裳羽衣”形容华美汉服,现代同袍亦借用此词表达飘逸之美。
2. 云锦华裳
结合汉服常用的织锦工艺与纹饰,突出其工艺之精与视觉之美,常见于文化宣传。
五、其他别称
汉服的雅称既包含历史文献中的制度性名称(如衣冠、深衣),也涵盖形制特征(如襕衫、鹤氅)和文化意象(如华服、霓裳)。这些名称不仅是服饰的别称,更是中华礼仪与审美哲学的载体。对于现代汉服爱好者而言,了解这些雅称有助于更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