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,共需通过7门科目。以下是具体科目及考试要求:
一、考试科目及阶段划分
1. 专业阶段(6门科目)
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以下6门科目:
会计:核心科目,涉及财务报表、长期股权投资等高难度内容。
审计:侧重实务与理论结合,需结合会计知识理解。
财务成本管理:公式多、计算量大,涉及财务分析与投融资决策。
税法:涵盖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应用,需记忆与计算结合。
经济法:以公司法、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为主,需精准记忆。
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:强调企业战略制定与风险应对,案例分析较多。
2. 综合阶段(1门科目)
通过专业阶段后,需报考综合阶段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,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,要求同一年通过。
二、成绩有效期

专业阶段: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,未在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,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将作废。
综合阶段:无时间限制,通过后即可获得全科合格证书。
三、科目搭配建议
零基础/在职考生:优先选择关联度高的组合,如会计+税法(财税关联)或经济法+战略(记忆型科目)。
有基础/全职备考:可尝试会计+审计+税法(实务核心)或财管+战略(计算与理论互补)。
避坑建议:避免同时报考会计+审计+财管(难度过高),或税法+经济法(记忆负担大)。
四、2025年考试时间
专业阶段:2025年8月23日-24日,部分科目可能增设场次(如会计)。
综合阶段:2025年8月24日。
注册会计师考试共7门,需分阶段完成。专业阶段需在5年内通过6科,综合阶段需通过1科。考生可根据自身基础和时间合理搭配科目,并关注考试政策的最新动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