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考试科目

1. 专业阶段(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)

cpa考哪些课程、CPA考试科目

  • 核心科目
  • 《会计》:基础性科目,涉及会计准则、财务报表编制及合并报表等,难度最高,需重点打牢基础。
  • 《审计》:强调实务与理论结合,需理解审计流程及逻辑,适合有实务经验者。
  • 《财务成本管理》(财管):计算量大,需熟练运用公式及模型,考试时间紧张。
  • 《税法》:侧重实务操作,重点掌握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核心税种。
  • 《经济法》:以法律条文为主,需结合案例理解立法意图。
  • 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》(战略):以记忆为主,需掌握分析模型(如SWOT、五力分析)。
  • 2. 综合阶段(无时间限制)

  • 《职业能力综合测试》:分试卷一和试卷二,涵盖专业阶段所有科目,侧重综合案例分析。
  • 试卷一:鉴证业务为主,涉及会计、审计、税法。
  • 试卷二:管理咨询为主,涵盖财管、战略、经济法。
  • 二、考试时间及合格标准

    1. 时间安排(以2025年为例):

  • 专业阶段
  • 8月23日:会计(第一场)、税法、经济法。
  • 8月24日:审计、会计(第二场)、财管、战略。
  • 综合阶段:8月24日完成两套试卷。
  • 各科时长:会计180分钟,审计/财管150分钟,税法/经济法/战略120分钟,综合每卷210分钟。
  • 2. 合格标准

    cpa考哪些课程、CPA考试科目

  • 专业阶段每科60分及格,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。
  • 综合阶段两卷合计60分及格,无时间限制。
  • 三、科目搭配建议

  • 零基础考生:优先“会计+税法”,两者知识点重合度高(如所得税调整)。
  • 在职备考:选择“经济法+战略”,适合利用碎片时间记忆。
  • 进阶组合:挑战“审计+财管+税法”,需日均投入4小时以上。
  • 避坑提示:避免同时报考会计、审计、财管“三座大山”,计算与记忆类科目交替学习效率更高。
  • 四、备考建议

    1. 《会计》:注重基础分录和合并报表,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框架。

    2. 《财管》:多练真题,避免依赖网课,建议使用常规计算器提高速度。

    3. 《税法》:抓大放小,重点刷真题常考知识点(如土地增值税调整)。

    4. 《战略》:考前突击,整理答题模板(如SWOT分析)以应对案例题。

    5. 综合阶段:需融合多科知识,强化跨领域案例分析能力。

    五、其他资源

  • 考试大纲:2025年大纲新增实务导向内容,建议关注直播解读变动。
  • 成绩查询:通过中注协官网查询,综合阶段通过后可申领全科合格证。
  • 如需更详细的科目复习规划或考试动态,可参考来源网页。